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4517.“就是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”表那些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。这从“迦南人”和“比利洗人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迦南人”在此是指那些处于教会良善的人;“比利洗人”是指那些处于教会真理的人。“迦南人和比利洗人”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,是因为古教会在那地仍存在于这些人当中,如刚才所述(4516节)。事实上,迦南地既有属上古教会的人(参看4447, 4454节),也有属古教会,尤其被称为希伯来教会的古教会之人;这就是为何迦南地的居民通常被称为“希伯来人”(创世记40:15),还有祭坛,并献祭;也是为何他们沦为偶像崇拜者之后,经上经常吩咐要摧毁他们的祭坛。因此,只要教会或教会的某种事物仍存留在他们当中,“迦南人”就表示教会的良善,“比利洗人”就表示教会的真理。但是,一旦他们当中的教会一切事物到了尽头,“迦南人”就表示邪恶,而“比利洗人”则表示虚假(1573, 1574节)。
863.“挪亚开了他所造的方舟的窗户”表示第二个状态,这时,信之真理向他显现。这从前一节最后一句话,即“山顶都露出来了”,和这句话的含义,以及“窗户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窗户”是指理解力,或也可说,信之真理,如前所述(655节);同样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:这是第一缕曙光。关于“窗户”所表示的理解力,或信之真理,我必须在此和前面(854, 859节)一样说:信之真理不可能存在,除非它来源于爱或仁之良善,就像真正的理解力不可能存在,除非它来自意愿一样。若拿走意愿,理解力就不存在,这在前面(112, 585, 590, 628节)说过多次。因此,若拿走仁,信就不存在。但由于人的意愿无非是恶欲,所以主采取了奇妙的措施,以防止构成理解力的事物,也就是信之真理,被浸没于他的恶欲,并通过一种媒介把人的理解力与意愿分开;这媒介就是良心,主可以将仁植入良心。没有这种神奇的规定,没有人能得救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